学佛修行

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佛道斗法

南无羌佛在说法【我们摄受邪知邪见呢?还是邪知邪见摄受我们?】时,提到摄摩腾、竺法兰与五岳诸山的道士们斗法的公案,这是中国历史上佛家与道家的第一次斗法,在唐代佛教典籍《历代法宝记》中,详细记载了这次斗法...
学佛修行

芥子岂能容纳须弥山?

《维摩经·不可思议品》云:“芥子纳须弥”,须弥至大至高,芥子至微至小,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? 在唐朝时,江州刺使李渤,有一次问智常禅师:佛经上所说的‘须弥藏芥子,’,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,小小的芥...
圣德高僧

什么是生死自由?圣钦老和尚两次圆寂的启示

佛教历史上,圣者住世因缘尽时,往往会示现不同的现象,但最终都是生死自由的。 比如着《成佛心印》的圣钦老和尚,两次生死自由的公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,认识到真正如来正法的威力。 当年圣钦老和尚住世缘尽...
学佛修行

放纵容易自律难,人生的成功从自律开始

为什么人们养成一个坏习惯特别容易,养成一个好习惯特别难?所有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即时满足,而所有的好习惯却几乎都是延迟满足。 (一)放纵容易自律难,女大学生因为熬夜打游戏,导致卵巢早衰再无生育功能 三个正...
学佛修行

满足一千个欲望与战胜一个欲望,何去何从?

  最近笔者读了一本好书,讲到如果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心境,摒弃那些不该有的贪欲,那么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。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:“心若改变,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;态度改变,你的习惯就跟着改变;习...
学佛修行

我一直在“修行”,爲什麽生活还是老样子?

"佛陀师父,爲什麽我学了这麽多佛法道理,生活还是没什麽改变?"记得三年前的一个下午,我跪在降世皈依境前,问出了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後来在南无羌佛说法中找到了答案:"行修好了才会有法,法才会生用...
学佛修行

心中无贪念,便是人生大格局

  《格局》一书中曾说过在这个世上能在赢时退场的人,才是真正的赢家。 一个朋友经营珠宝生意多年,最先选择厂家直接供货合作,他们只做客流加收钱,生意红火。 由于不满足于只做终端,于是他从原始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