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公案告诉我们,神通敌不过业力。因为神通是修行过程中的自然产物,是“副产品”,不是学佛修行的目的,更不能转换因果。无论有多大的神通,都不属于成就解脱的本质。
佛学和心灵鸡汤有什么区别?
佛学即是学佛的道理,是指导如何学佛的理论部分。佛学与佛教、佛法是分不开的,佛陀把自身证悟的真理传授给佛弟子,佛弟子依佛陀所教去实践,依教奉行,结合佛法修持证到成就解脱。也就是佛法要...
身处逆境要学会韬光养晦
身处逆境要学会韬光养晦,该养精蓄锐的时候就不要着急出人头地,该刻苦努力的时候也不要企图一鸣惊人,该磨练心智的时候更不能妄图幡然醒悟......
警惕财富“配得感”的毒鸡汤
佛陀把节省的钱财全部无私地资助了多个寺庙的僧人,还有捐献公益事业等等。相比之下,佛陀伟大无私圣洁的佛格才是我们真正学习的楷模,世俗上的“配得感”价值观是生活奢侈、低级狭隘的、是要不...
好习惯终生受益,坏习惯终生受累
所谓微量目标管理就是将大而繁、一时难于完成的目标分解成小而易于完成的目标,这样积少成多,逐步成就大的目标。如想建立阅读习惯,原定每天1小时阅读,可改为每天阅读3至5页则易坚持。
这位赫赫有名人物还比不上这位小沙尼
戒律是学佛修行人的盔甲,是无上菩提之本,在戒律面前不容许方便行事。一个破戒的人,即使自认为佛学造诣高深,最后也会成为不可教化者。虚云老和尚说:“若不持戒而修行,无有是处。” 只有严...
师父为什么把衣钵传给他?
老住持又问:“那你为什么甘愿背个偷窃之名?” 弟子说:“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,必须有人站出来,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。再说,念珠不见了,佛还在呀。” 老住持笑了,...
蜜蜂之死的启示
蜜蜂的寿命通常只有四五个月,而在采蜜最繁忙的时候,执行任务的工蜂们仅有二十多天的寿命。可见它们劳动强度之大,有些是活活累死的。就在蜂房附近,我看到地上散落着不少蜜蜂的尸体,还有许多...
人到中年,怎样才能变得更加“富有”?
最重要的是,如果能有因缘得遇南无佛陀带给娑婆世界的真正如来正法,能珍惜并虔心修行学佛,明信因果,广结善缘,利益大众,诸恶不作,众善奉行,才可快捷让自己变得更加“富有”,乃至福慧圆满...
我们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死的?
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人,名叫乔达弥。她的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,乔达弥伤心欲绝。她抱着孩子的尸体在街上奔走,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。有些人不理会她,有的人嘲笑她,更有的...